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近日,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表示,實施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和城鄉社區服務類四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工作,在社會組織的登記管理上取消不必要審批,下放權限。
  廣州市社會組織培育基地主任溫凌飛表示,讓社會組織積极參与社會治理,意味著一方面要規範管理,另一方面要培育發展。“廣州市社會組織培育基地已經探索運作了3年多,逐漸建立起一套社會組織孵化培育機制。現在,我們又來到了一個新的起點。”
  免費入“窩”孵化
  近日,隨著二期大樓落成並投入使用,廣州市社會組織培育基地成為了全省規模最大的社會組織培育平臺。“從2010年開始試運行到今年11月,基地累計培育社會組織達55家。”溫凌飛介紹,原來的辦公場所已經基本飽和,預計二期大樓投入使用後至少可吸納30家社會組織入駐,基地直接用於培育社會組織的場地達到了5000平方米。“新大樓開門滿月,已經入駐了13家新組織,緩解了社會組織沒有場地入駐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多社會組織千方百計地要入駐基地呢?“辦公場地免租金,確實是一項‘誘人’的條件之一。”溫凌飛介紹。基地投入60多萬元為進駐的社會組織購置辦公配套,基地提供免費的辦公場所、辦公設備、水電、物業等服務,全面周到的後勤保障為很多剛起步的草根組織解決了辦公場所大難題。
  廣州藍天救援隊是上個月剛剛入駐基地的草根組織之一。“目前我們的成員都是兼職,沒有專職人員,”救援隊隊長助理韓世權介紹,“前不久剛借用基地的會議室舉行籌備大會,這裡的會議室、培訓室都是資源共享,提前預約即可,很方便。”
  “免費辦公場所只是吸引社會組織入駐的其中一個因素,但絕不僅僅是這樣。”溫凌飛強調,讓社會組織得到成長和發展才是基地的宗旨。“我們發現很多社會組織有熱心和熱情,但不懂如何規範管理。不規範不僅‘浪費’了社會組織的一片好心,更阻礙了組織活力的迸發。”
  筆者瞭解到,基地服務的一大亮點是幫助草根組織拿到“身份證”,使它們成為正式註冊登記的社會組織。指導幫助草根組織成功“轉正”,吸引了不少草根組織慕名而來。
  穗已建成29個社會組織培育基地
  據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唐國平介紹,自去年5月1日廣州市實施社會組織到民政部門直接登記後,社會組織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截至10月底,廣州市、區(縣級市)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5663個,今年1月至10月全市社會組織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
  “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提出的要求,我們要進一步激發社會組織的活力,在我省近年來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體制改革率先取得突破的基礎上,努力創新多種扶持方式,加大對社會組織的引導、培育和激勵。”省民政廳廳長劉洪表示,廣州培育扶持社會組織的經驗值得在全省推廣。
  目前,廣州市已建成29個社會組織培育基地,其中市級基地1個,區、縣級市的基地9個,群團組織舉辦的基地有8個,街道辦事處開設的培育基地11個,基本形成了市、區(縣級市)、街(鎮)三級培育基地網絡,共吸納630多個社會組織入駐。
  如何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筆者採訪的多家社會組織均表示希望政府可以加大培育扶持的力度。廣州市普愛社會工作服務社(以下簡稱普愛)副總幹事謝焯賢表示,在工作中和內地其他的社會組織交流過,他們都很羡慕廣州的政策。“廣州的政策和舉動讓我們都看到了希望,而且不斷有新政策出台,例如明年的公益創投項目。新的政策不斷和市場碰撞,也為不同的機構的相互合作創造了平臺。”
  溫凌飛表示,基地的二期大樓將繼續重點扶持有發展潛力的社會組織,“評估它們的服務方向和理念是否與當前的社會建設和群眾需求相吻合是關鍵”。同時他還強調:“除了基地的培育,互助也是社會組織的成長之道。”基地並不拒絕像普愛那樣發展相對成熟的社會組織進駐,以便帶動基地其他草根組織的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李強
  實習生 周潺 通訊員 文燕媚  (原標題:廣州形成社會組織三級培育基地網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f62pfrin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